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英文名: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是一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以教育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和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为特色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4年3月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10月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7月,在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基础上,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高等教育师范专科班、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并入,组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2020年,获批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2021年,获批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南山和学府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3.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4.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1757.28万元。现有专任教师77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9.56%,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4.59%,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省部级人才称号23人次。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在校本科学生1.5万余人。拥有45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立项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建成重庆市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5个专业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在2025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42位。
1954年3月25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委正式发文,批准成立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并报西南教育局、教育部备案。时任重庆市副市长、市教育局局长邓垦兼任校长,校址设在重庆市两路口复兴街64号。
1956年6月,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更名为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7月,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筹建工作完成。
1969年8月,重庆市中区革委会下发文件,撤销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改办为重庆市52中学。学院的教职工中部分教师被调到市、区中学或高校任教,多数教师转为市52中编制。
1973年10月,根据《关于恢复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市52中暂由市教育局直接领导的通知》,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始恢复办学。因当时重庆市52中学在校高初中学生尚未毕业,直到1979年重庆市52中学生全部毕业,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才完全恢复正常教学和工作秩序。
1984年1月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正式更名为重庆教育学院。同时,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以及重庆第一师范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和相关任课教师全部并入重庆教育学院。此外,永川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也更名为重庆教育学院永川分院。
2012年3月29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在重庆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通知》。4月27日,重庆市政府下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教育学院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通知》。5月13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挂牌。9月16日、17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开学。
2016年4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实施开放办学,开拓国际化办学平台,成立国际学院。
2020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批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2021年,获批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同年,重庆市将学校纳入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11月17日,重庆市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揭牌成立。
2024年4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妇女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举行,这标志着在渝公办本科高校中首个妇联组织成立。5月12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基金会成立。同年7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关于公布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经学校申请、用人单位申报、专家审核、立项单位信息核查等流程,共7个就业育人项目获准立项,其中,就业实习基地建设3项、定向人才培养培训3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项目1项。
截至2024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5个,涉及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网络与新媒体、商务经济学、戏剧教育、时尚传播、供应链管理均为重庆市首批布点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列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经济学、服装与服饰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5个专业列入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等6个专业建成重庆市高校特色专业,教育学专业群成为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和体育教育等5个专业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982人,共有专任教师776人,外聘教师204人,折合教师数为878人,生师比18.3:1。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73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4.59%(其中博士学位占比24.48%);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0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9.69%;“双师型”教师30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9.18%。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在职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级人才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4人,重庆市教育系统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重庆市“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1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1人,重庆市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4人,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辅导员”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2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2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6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5人,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3个,重庆市科研创新团队8个。
2023-2024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802门,占总课程门数48.52%;课程门次数为2837门次,占开课总门次39.80%。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74门,占总课程门数16.58%;课程门次数为788门次,占开课总门次11.05%。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64门,占总课程门数15.97%;课程门次数为767门次,占开课总门次10.76%。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650门,占总课程门数39.32%;课程门次数为2170门次,占开课总门次30.44%。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605门次,占总课程门数36.60%;课程门次数为2036门次,占开课总门次28.56%。学校现有教授109人,本年度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教授100人,比例达到91.74%。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成重庆市新型二级学院1个;立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重庆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4个、重庆市高等教育教改项目15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75门、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11个;获评重庆市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69项、重庆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6个。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5个,涉及教育、健康、科技、文化、经济等五大重点产业领域,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和医学等九个学科门类。2023年申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化学、运动康复3个新专业,2024年申报设置财务会计教育、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融合教育等3个新专业。现有师范专业增至12个、理工医科专业增至13个,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5个,占师范专业总数的41.7%。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食品药品质量控制专业群获批市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
2023-2024年,学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国赛银奖2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还获得市级金奖2项,市级银奖6项,市级铜奖1项。在“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得国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1个项目进入国赛,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在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校时尚传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24个专业上榜,上榜专业占比53.33%。时尚传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商务经济学、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教育、工程审计、酒店管理等8个专业被列为B+及以上优势专业。其中,时尚传播专业连续3年蝉联A+。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与80多所国(境)外教育机构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与美国、西班牙高校合作办学,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共建熊猫学院,招收俄罗斯、泰国等来华留学生14名,积极开展国际中文教育,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2项。与400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开展合作,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韩国车医科大学等高校开展博士后、博士、硕士联合培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系统脱贫攻坚集体记功单位。
“十四五”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新时代振兴重庆市高等教育等重大战略机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大力实施“1255”发展战略,深化拓展“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和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办学特色,不断增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奋力开创建设富有儿童特色的区域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新局面。
学校与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院校建立合作交流项目,本校学生可自愿申请到英国、美国、韩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开展交换学习、实习、寒暑假冬夏令营或交流学术研究。交换生项目有:韩国草堂大学交换生项目、意大利高校艺术生项目、台湾台南大学交换生项目、台湾元智大学交换生项目。
截至2024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建有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个国家基地;成立全国首家儿童教育研究院、西部儿童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建立“重庆学前教育学院”“重庆市家庭教育学院”“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等市级儿童特色教学、研究平台及工作室55个;儿童教育研究院成果获2019年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年度最具影响力智库”。牵头成立成渝地区教师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3大联盟,建有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等6个市级中心与基地。
截至2024年5月,学院图书馆现由南山校区馆和学府大道校区馆(包括学习资源中心)组成,馆舍总面积2.63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2971个,周开放时间达112小时。
截至2020年底,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119.34万余册,电子图书296.16万余册,报刊970多种,电子文献数据库63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目前为双月刊,逢单月30日出版。学报坚持“关注现实问题,倡导人文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术事业”的办刊理念,注重论文的现实性、人文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提倡学术研究的观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主要常设栏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管理》《语言译学》《文学文化》《教育教学》,特色栏目:《0~12岁儿童教育发展研究》。学报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超星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博看网等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实施“学科峰原启程计划”,建有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加大培育重点平台团队,建有市校级科研平台和研究所50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5个;近五年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50项,出版著作15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34篇,其中《自然-通讯》3篇,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3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在2022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35名。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中,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23名。在2023-2024年度金苹果中国大学分地区排行榜重庆地区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14名。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36名。在2025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42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徽主标识呈圆形,主色调为蓝色。图案以重庆市花山茶花为主图形,代表学校所属的地域(重庆),图案外框为学校中英文校名及1954字样(学校的成立年份)。
“锲而不舍”语出荀子《劝学篇·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止于至善”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旗为蓝底白字(主标识),包括两种样式:单独主标识简化图案、中英文校名组合。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有南山和学府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3.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4.75万平方米。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府大道校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开设有3个二级学院,分别为: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南山校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 ,开设有9个二级学院,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国际学院。
2017年5月,学校将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三馆合一,实现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图书馆由南山校区馆和学府大道校区馆(包括学习资源中心)组成,馆舍总面积2.63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2971个,周开放时间达112小时,内设学习支持中心、信息化与数据中心、研究支持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校史馆筹建于2012年初,分为前厅、第一厅(1954-1984创建初期)、第二厅(1984-1999二次创业)、第三厅(1999-2011年蓄势发展)、第四厅(2012年以后转型发展)。
档案馆内设综合档案室、干部人事档案室、学生档案室,面积400多平方米,馆内安装有完善的消防报警设备,配有档案密集架和各种档案配套设备。档案馆馆藏有综合档案、干部人事档案、学生档案三大部分,十个档案门类,五个全宗。全宗分别由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重庆教师进修校、重庆教育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构成,馆藏档案四万余卷。2008年1月16日,学校档案馆荣获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科技事业档案管理单位国家二级资质。
2021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评重庆市第四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20222年9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2022年最受高中生关注高校”荣誉称号。
2022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荣获2022年重庆市高校“十佳团学工作品牌”。
2022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评“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2023年4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HEEC)优秀组织奖。
杨浪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1991级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党委书记,
谭文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1993级高师体育专业毕业生,浙江省良渚一中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业务骨干,先后获评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浙江省红十字公益之星、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章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学校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60华诞】建校时间和校庆日的确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二级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现任领导.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21
2023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最新排名(全国第几).邦博尔师范网.2023-05-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2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章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软科排名.2024-04-22
校史回顾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变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校史回顾之二:重庆教育学院时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校史回顾之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历史新征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关于成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国际学院的通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重庆市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揭牌成立.新华网.2024-01-30
重庆首个公办本科高校妇联成立.中国妇女报.2025-05-1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基金会成立.新华网重庆频道.2024-05-15
我校7个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获批立项.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专业介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2023-05-22
专家指导委员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我校举行2022年最美教师报告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关于评选推荐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的通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②丨听他们的教育故事,看楷模怎样做教师!.今日头条.2023-05-22
【喜讯】点赞 我校教师李宏教授获“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学校隆重举行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2022年重庆市最美教师”揭晓.今日头条.2023-05-22
【媒体教师院】华龙网:三尺讲坛守初心,我与重二师共成长丨任运昌:从“草根教授”到重庆英才实现专业水平跨越式发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3-05-22
【二师捷讯】我校教师入选2019年巴渝学者计划名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关于2022年巴渝学者讲座教授、青年学者拟聘人选的公示.今日头条.2023-05-22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政府网.2023-05-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关于2022年“南山学者”培育工程入选者名单的公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专业建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市级重点专业一览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课程建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喜报!我校24门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我校三学科入选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获批市级重点培育学科.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交换生项目.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3-06-01
本馆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2023-05-2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2023-05-23
收录情况.《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2023-05-23
中国大学分地区(31)竞争力排行榜.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05-22
标识文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标识文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3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院情介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院情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党政办公室人员工作分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思想政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学前教育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文学与传媒学院学院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人工智能学院行政工作人员办公地点及联系方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学院动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联系我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我校获评重庆市第四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2022年最受高中生关注高校”荣誉称号.中国教育在线.2023-05-23
喜报!我校荣获2022年重庆市高校“十佳团学工作品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重庆拟新增154所“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有你的学校吗?.重庆市人民政府.2025-05-16
我校获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HEEC)优秀组织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校友在线】我校优秀校友杨浪浪荣获2017—2018年度重庆市富民兴渝贡献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3
【校友在线】大爱无言,初心不变——记我校优秀校友、全国优秀教师谭文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3
随机推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英文名: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是一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以教育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和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为特色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4年3月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10月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7月,在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基础上,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高等教育师范专科班、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并入,组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2020年,获批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2021年,获批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南山和学府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3.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4.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1757.28万元。现有专任教师77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9.56%,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4.59%,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1人,省部级人才称号23人次。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在校本科学生1.5万余人。拥有45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立项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建成重庆市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5个专业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在2025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42位。
学校历史
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时期
1954年3月25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委正式发文,批准成立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并报西南教育局、教育部备案。时任重庆市副市长、市教育局局长邓垦兼任校长,校址设在重庆市两路口复兴街64号。
1956年6月,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更名为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7月,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筹建工作完成。
1969年8月,重庆市中区革委会下发文件,撤销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改办为重庆市52中学。学院的教职工中部分教师被调到市、区中学或高校任教,多数教师转为市52中编制。
1973年10月,根据《关于恢复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市52中暂由市教育局直接领导的通知》,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始恢复办学。因当时重庆市52中学在校高初中学生尚未毕业,直到1979年重庆市52中学生全部毕业,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才完全恢复正常教学和工作秩序。
重庆教育学院时期
1984年1月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正式更名为重庆教育学院。同时,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以及重庆第一师范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和相关任课教师全部并入重庆教育学院。此外,永川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也更名为重庆教育学院永川分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时期
2012年3月29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在重庆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通知》。4月27日,重庆市政府下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教育学院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通知》。5月13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挂牌。9月16日、17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届本科生开学。
2016年4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实施开放办学,开拓国际化办学平台,成立国际学院。
2020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批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2021年,获批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同年,重庆市将学校纳入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11月17日,重庆市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揭牌成立。
2024年4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妇女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举行,这标志着在渝公办本科高校中首个妇联组织成立。5月12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基金会成立。同年7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关于公布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经学校申请、用人单位申报、专家审核、立项单位信息核查等流程,共7个就业育人项目获准立项,其中,就业实习基地建设3项、定向人才培养培训3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项目1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5个,涉及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网络与新媒体、商务经济学、戏剧教育、时尚传播、供应链管理均为重庆市首批布点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列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经济学、服装与服饰设计、食品质量与安全5个专业列入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等6个专业建成重庆市高校特色专业,教育学专业群成为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和体育教育等5个专业通过国家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982人,共有专任教师776人,外聘教师204人,折合教师数为878人,生师比18.3:1。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73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4.59%(其中博士学位占比24.48%);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0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9.69%;“双师型”教师30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9.18%。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在职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级人才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4人,重庆市教育系统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重庆市“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1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1人,重庆市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4人,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辅导员”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2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2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6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5人,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3个,重庆市科研创新团队8个。
教学建设
2023-2024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802门,占总课程门数48.52%;课程门次数为2837门次,占开课总门次39.80%。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74门,占总课程门数16.58%;课程门次数为788门次,占开课总门次11.05%。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264门,占总课程门数15.97%;课程门次数为767门次,占开课总门次10.76%。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650门,占总课程门数39.32%;课程门次数为2170门次,占开课总门次30.44%。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605门次,占总课程门数36.60%;课程门次数为2036门次,占开课总门次28.56%。学校现有教授109人,本年度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教授100人,比例达到91.74%。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成重庆市新型二级学院1个;立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重庆市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4个、重庆市高等教育教改项目15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75门、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11个;获评重庆市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69项、重庆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6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5个,涉及教育、健康、科技、文化、经济等五大重点产业领域,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和医学等九个学科门类。2023年申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化学、运动康复3个新专业,2024年申报设置财务会计教育、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融合教育等3个新专业。现有师范专业增至12个、理工医科专业增至13个,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5个,占师范专业总数的41.7%。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食品药品质量控制专业群获批市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
教学成果
2023-2024年,学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国赛银奖2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还获得市级金奖2项,市级银奖6项,市级铜奖1项。在“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得国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1个项目进入国赛,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在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校时尚传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24个专业上榜,上榜专业占比53.33%。时尚传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商务经济学、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教育、工程审计、酒店管理等8个专业被列为B+及以上优势专业。其中,时尚传播专业连续3年蝉联A+。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与80多所国(境)外教育机构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与美国、西班牙高校合作办学,与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共建熊猫学院,招收俄罗斯、泰国等来华留学生14名,积极开展国际中文教育,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2项。与400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开展合作,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韩国车医科大学等高校开展博士后、博士、硕士联合培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系统脱贫攻坚集体记功单位。
“十四五”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新时代振兴重庆市高等教育等重大战略机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大力实施“1255”发展战略,深化拓展“服务0~12岁儿童成长”和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办学特色,不断增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奋力开创建设富有儿童特色的区域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新局面。
学校与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院校建立合作交流项目,本校学生可自愿申请到英国、美国、韩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开展交换学习、实习、寒暑假冬夏令营或交流学术研究。交换生项目有:韩国草堂大学交换生项目、意大利高校艺术生项目、台湾台南大学交换生项目、台湾元智大学交换生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建有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个国家基地;成立全国首家儿童教育研究院、西部儿童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建立“重庆学前教育学院”“重庆市家庭教育学院”“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等市级儿童特色教学、研究平台及工作室55个;儿童教育研究院成果获2019年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年度最具影响力智库”。牵头成立成渝地区教师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3大联盟,建有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等6个市级中心与基地。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学院图书馆现由南山校区馆和学府大道校区馆(包括学习资源中心)组成,馆舍总面积2.63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2971个,周开放时间达112小时。
截至2020年底,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119.34万余册,电子图书296.16万余册,报刊970多种,电子文献数据库63个。
学术期刊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目前为双月刊,逢单月30日出版。学报坚持“关注现实问题,倡导人文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术事业”的办刊理念,注重论文的现实性、人文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提倡学术研究的观念创新和方法创新。主要常设栏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管理》《语言译学》《文学文化》《教育教学》,特色栏目:《0~12岁儿童教育发展研究》。学报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超星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博看网等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实施“学科峰原启程计划”,建有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加大培育重点平台团队,建有市校级科研平台和研究所50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5个;近五年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50项,出版著作15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34篇,其中《自然-通讯》3篇,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3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学校排行
在2022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35名。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中,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23名。在2023-2024年度金苹果中国大学分地区排行榜重庆地区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14名。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36名。在2025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排名中,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42名。
校园文化
校徽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徽主标识呈圆形,主色调为蓝色。图案以重庆市花山茶花为主图形,代表学校所属的地域(重庆),图案外框为学校中英文校名及1954字样(学校的成立年份)。
校训
“锲而不舍”语出荀子《劝学篇·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止于至善”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校旗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旗为蓝底白字(主标识),包括两种样式:单独主标识简化图案、中英文校名组合。
校歌
校区情况
校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有南山和学府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3.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4.75万平方米。
学府大道校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府大道校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开设有3个二级学院,分别为: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南山校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南山校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1号 ,开设有9个二级学院,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国际学院。
标志建筑
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
2017年5月,学校将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三馆合一,实现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图书馆由南山校区馆和学府大道校区馆(包括学习资源中心)组成,馆舍总面积2.63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2971个,周开放时间达112小时,内设学习支持中心、信息化与数据中心、研究支持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校史馆筹建于2012年初,分为前厅、第一厅(1954-1984创建初期)、第二厅(1984-1999二次创业)、第三厅(1999-2011年蓄势发展)、第四厅(2012年以后转型发展)。
档案馆内设综合档案室、干部人事档案室、学生档案室,面积400多平方米,馆内安装有完善的消防报警设备,配有档案密集架和各种档案配套设备。档案馆馆藏有综合档案、干部人事档案、学生档案三大部分,十个档案门类,五个全宗。全宗分别由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重庆教师进修校、重庆教育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构成,馆藏档案四万余卷。2008年1月16日,学校档案馆荣获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科技事业档案管理单位国家二级资质。
行政管理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评重庆市第四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20222年9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2022年最受高中生关注高校”荣誉称号。
2022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荣获2022年重庆市高校“十佳团学工作品牌”。
2022年12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评“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2023年4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HEEC)优秀组织奖。
杰出校友
杨浪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1991级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党委书记,
谭文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1993级高师体育专业毕业生,浙江省良渚一中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业务骨干,先后获评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浙江省红十字公益之星、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
参考资料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章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学校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60华诞】建校时间和校庆日的确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二级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现任领导.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21
2023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最新排名(全国第几).邦博尔师范网.2023-05-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2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章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软科排名.2024-04-22
校史回顾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变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校史回顾之二:重庆教育学院时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校史回顾之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历史新征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关于成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国际学院的通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重庆市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揭牌成立.新华网.2024-01-30
重庆首个公办本科高校妇联成立.中国妇女报.2025-05-1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基金会成立.新华网重庆频道.2024-05-15
我校7个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获批立项.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专业介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招生信息网.2023-05-22
专家指导委员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我校举行2022年最美教师报告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关于评选推荐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的通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②丨听他们的教育故事,看楷模怎样做教师!.今日头条.2023-05-22
【喜讯】点赞 我校教师李宏教授获“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学校隆重举行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2022年重庆市最美教师”揭晓.今日头条.2023-05-22
【媒体教师院】华龙网:三尺讲坛守初心,我与重二师共成长丨任运昌:从“草根教授”到重庆英才实现专业水平跨越式发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3-05-22
【二师捷讯】我校教师入选2019年巴渝学者计划名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关于2022年巴渝学者讲座教授、青年学者拟聘人选的公示.今日头条.2023-05-22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政府网.2023-05-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关于2022年“南山学者”培育工程入选者名单的公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专业建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市级重点专业一览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课程建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喜报!我校24门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我校三学科入选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获批市级重点培育学科.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交换生项目.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3-06-01
本馆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2023-05-2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2023-05-23
收录情况.《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2023-05-23
中国大学分地区(31)竞争力排行榜.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05-22
标识文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标识文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3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院情介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院情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院情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党政办公室人员工作分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思想政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学前教育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文学与传媒学院学院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人工智能学院行政工作人员办公地点及联系方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院情简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学院动态.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联系我们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我校获评重庆市第四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5-05-1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获“2022年最受高中生关注高校”荣誉称号.中国教育在线.2023-05-23
喜报!我校荣获2022年重庆市高校“十佳团学工作品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2
重庆拟新增154所“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有你的学校吗?.重庆市人民政府.2025-05-16
我校获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HEEC)优秀组织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6-02
【校友在线】我校优秀校友杨浪浪荣获2017—2018年度重庆市富民兴渝贡献奖.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3
【校友在线】大爱无言,初心不变——记我校优秀校友、全国优秀教师谭文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