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百科

作者:小编
阅读:1024
文章详情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随机推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英文: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缩写: GUES),简称贵工程,是一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的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项目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应用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项目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始建于1938年,时名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后历经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时期。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截至2025年3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占地面积11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4亿,纸质图书12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电子资源平台10个。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45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有教职工千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2万余人。

历史沿革

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建立的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民国27年(1938年),民国贵州省政府471次府会通过决议,将毕节县初级中学改建为“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校址位于毕节百花山,后于次年2月,学校地址迁至毕节文庙。

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

1949年11月毕节解放,学校由中共毕节地委接管,校名由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更改为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1952年,学校校址由毕节文庙迁至大定县(今大方县)羊场坝。1958年秋,经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创办“贵州省毕节师范专科学校”与“贵州省毕节师范学校”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1975年,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停办毕节师范学校,在毕节师范的基础上改办为毕节“五七”师范大学。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毕节师范专科学校”。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经国家教委审核,将学校校名定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节学院

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并撤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教育学院建制。毕节学院实行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毕节地区行署共建共管、以毕节地区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9年,贵州省教育厅将毕节学院列入东西部对口支援受援高校,并由西南大学对口支援毕节学院。2012年,为了加快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教育部决定增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口支援毕节学院。

2010年,教育部党组将学院列为全国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袁贵仁部长联系点。2012年,学院接受了教育部评估中心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18年7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举行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该工作站是毕节市第一家获批建设的省级院士工作站。同年,学院成为贵州省第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20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22年,学院与贵州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国家及贵州省重大发展战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开放办学等方面加强合作。

2024年12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足球学院揭牌暨毕节市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测评中心授牌仪式举行。同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川滇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设有15个教学院,45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级一流课程88门;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平台7个,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等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110余项。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6个,国家级“金课”1门,省级“金课”70门。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26人,外聘教师112人,折合教师总数为682人,外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0.18:1。按折合学生数11195计算,生师比为16.41。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5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5.4%;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24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8.66%;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48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7.32%。目前学校具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30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个,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

对外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与对口支援高校西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以“2+2”“1+1+2”等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与对口帮扶高校广州大学以“1.5+0.5+2/1+0.5+2.5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与贵州省“1+9”高校协作与贵州大学以“2+1+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与马来西亚拉曼拉理工大学、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泰国庄甲盛皇家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等国(境)外高校签署备忘录,开展留学(研学)学习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1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拥有图书馆1个,总面积1.298万平方米,有馆藏纸质图书115.69万册,电子图书115.07万种,电子期刊14.35万册,学位论文537.14万册,音视频4381小时,阅览室座位数1600个,中外文数据电子资源平台10个。

学术期刊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是由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举办的省级刊物,创刊于1983年,双月刊。期刊包括修辞学专栏、逻辑学专栏、彝学专栏等栏目。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平台7个,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等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110余项;建有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贵州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15个。

学术成果

截至2022年5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9—2022年间承担了5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14年,该校4项著作类成果及10项论文入选毕节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年,该校获“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专业教师2021以来发表科研论文4篇,教改论文3篇,出版著作2部,授权专利4项,立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市厅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

学校排名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排名榜单”中位列551名。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榜单”中位列549名。

校园文化

校徽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徽是由标志图形、专有校名及英文名称组合构成的圆形徽章。标志图形为正六边形图形,采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简称“贵工程”三字汉语拼音中的“g”“G”“C”为设计元素,凸显学校校名,图形左右两边分别为字母“J”和“G”,代表“教师”和“工程师”。

校训

学校的校训为“明德笃学、弘毅力行”。

“明德”意为明晓事理,涵养品行。“笃学”寓意学生要敏而好学,博闻强识。教师要诲人不倦,刻苦钻研。“弘毅”指宽宏坚毅。寓意学校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大师生“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力行”意为师生在求学向善的过程中不仅要专心好学,还要尽力践行。

“明德笃学、弘毅力行”便是教导师生注重品德修养、具有刚强的意志力、敏而好学、刻苦钻研、不断实践、知行合一,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校歌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歌为1939年汪秋逸作曲、杨友群作词的《毕节师范学校校歌》。

行政管理

参考资料(收录于2025年5月)

所获荣誉

2019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下发的关于表彰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中,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获2018-2019“无偿献血促进奖”。

参考资料

学校章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0

学校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4-05-2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爱企查.2025-05-12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23-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5-05-12

学校领导.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4-05-2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软科.2023-04-24

院系设置.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2023-04-21

化学工程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招生考试网.2023-04-25

历史沿革.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友网.2023-04-22

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毕节学院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22

教育部关于西南大学对口支援毕节学院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22

教育部关于对口支援延安大学等6所高等学校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22

毕节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4

教育部关于同意毕节学院更名为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的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22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院士工作站授牌成立.人民网.2023-04-22

贵州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名单.贵州省教育厅.2023-04-24

贵州省认定两所高校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今日头条.2023-04-24

贵州大学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日头条.2023-04-2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足球学院揭牌.百家号.2025-05-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川滇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百家号.2025-05-12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外语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体育学院.2023-04-21

经济学(本科)专业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1

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1

会计(专科)专业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1

学院概况.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3-04-21

矿业工程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23-04-21

学院简介、专业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04-21

继续教育学院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5-05-12

省级重点学科.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2

喜讯.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2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4-05-24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社.世纪期刊.2023-04-21

学报概况.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2023-04-21

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2

喜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多项成果入选毕节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2

喜报|我校在2020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中获奖.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4

校徽校训.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1

校歌简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23-04-21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22

关于表彰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医政医管局.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