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英语: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缩写:SUST),简称陕科大,创建于1958年,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法定注册地为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设有未央校区、咸阳校区(占地面积398.88亩,分南北两区)、太华路校区。
陕西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西迁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省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迁至西安;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签订协议共建陕西科技大学。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占地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学校设有16个学院(部),70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38个。
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35位。
为了适应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6月26日,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
1964年8月,河北轻工业学院造纸专业并入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专业调整到河北轻工业学院。
1970年10月,为支援陕西经济社会建设,国务院决定北京轻工业学院整体西迁至陕西咸阳,与咸阳轻工业学院筹建处合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并入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同年,纺织系从学校分出至西北纺织学院。
1998年,西北轻工业学院由轻工总会直属划转到陕西,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共管、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体制。
2002年3月21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西北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陕西科技大学主体迁西安市。
2012年4月17日,陕西省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签订协议共建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5月22日,陕西科技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20年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2022年11月25日,陕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医药学院揭牌成立。
2023年12月7日,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加挂第二院名亚欧贸易与数字经济学院。
2024年1月,陕西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揭牌。 4月9日,陕西科技大学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 7月,陕西科技大学新型蛋白肽调味料研究中心成立。
陕西科技大学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部),70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百余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11个,其中一级学科9个、专业学位类别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9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38个,其中一级学科22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273个。拥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院士创新团队9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10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化工过程系统工程、轻工技术经济与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应用统计、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食品加工与安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戏剧与影视、设计、工业设计工程、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术教育、英语笔译;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
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
陕西省优势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化学、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工业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包装工程、工商管理、动画环境设计;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印刷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轻化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陕西科技大学-广东省蒙娜丽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国家级精品课程:《制革整饰材料化学》《皮鞋工艺学》《有机化学》等;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鞋靴造型设计》《应用化学导论》《理论力学》《电路》《版式设计与计算机排版》《社会实践》《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虚拟仿真实验》《陶瓷喷墨打印智能装饰技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模具制造技术》《工程制图》《数控加工技术》《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线性代数》《现代控制理论》《无机化合物材料物理性能》《食品添加剂》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西班牙、荷兰、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1+2+1、3+1、2+2双学位联合培养以及学期访学项目。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陕西科技大学-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项目。学校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乡村振兴、西部项目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专项、科技部国际杰青计划项目等8个国家级平台/项目;陕西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陕西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7个省级国际交流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官网显示,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现有纸质图书235万册、电子图书717万册(种),电子期刊86万余种,在线运行中外文镜像和网络数据库43个。完整收藏了自1907年创刊并出版至今的美国《化学文摘》(CA),馆藏文献形成了以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食品科学、轻工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等为特色,以化工、材料、环境、食品、电气自动化、机械、工业设计学科为重点,文、管、理、工、法、艺兼收的多学科藏书体系。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82年创刊,双月刊,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科技大学主办,是学术性科技期刊。开设栏目: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生命科学与工程、机械、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物理与数学科学等。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6个,院士创新团队9个。
截至2025年3月,“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890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6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77项,其中原地区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出版著作147部,SCI二区以上收录论文3901篇。持有有效国内发明专利5123件,国际专利120件。
在2022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32位。
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31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24位。
陕西科技大学的象征有校徽、校旗、校歌、校训等。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由五条向上波浪和半圆相互交叉组合的图形,象征着学校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双圆环之间有“陕西科技大学”中文和英文字样。学校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陕西科技大学校旗为天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
陕西科技大学校歌为《远航》,集体作词,陈大明作曲。
陕西科技大学校训为“至诚至博”。
“至诚”指对自己,要诚实;对他人,要诚恳;对国家和社会,要诚信。唯诚信,信而有德,才有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才能爱岗敬业,才可能善作善成。“至博”是指博学、博思、博大。
陕西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为“三创两迁”精神。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陕西科技大学占地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由未央校区、咸阳校区、太华路校区三个校区组成,其中咸阳校区占地398.88亩。
未央校区,因作为学校注册地一般也被称为陕西科技大学本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本部有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等。
咸阳校区,因历史悠久一般也被称为陕西科技大学老校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太华路校区是陕西科技大学三个校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北路43号。
学校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3-05-28
陕西科技大学章程.陕西科技大学.2023-04-30
现任领导.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2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7
知名校友.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6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2024-05-17
咸阳校区管委会概况.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老照片”中寻根“三创两迁”精神(一).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3
吴国荣-大学时光的记忆.陕西科技大学西迁网.2023-06-03
擎起新时代知识女性爱国奋斗的伟大旗帜!.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3
【讲述】张瑞涛:关于我校东迁前后一些情况的回顾.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3
二 定点西安 艰苦办学(1972-1978年)之《纺织系定点西安的曲折历程》.西安工程大学离退休办公室.2023-06-03
二 定点西安 艰苦办学(1972-1978年)之《建校前夕的难忘岁月》.西安工程大学离退休办公室.2023-06-03
省政府与中轻联、中轻集团共建陕西科大签约仪式隆重举行.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3
..2023-03-06
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关于确定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5-18
我校举行生物与医药学院揭牌仪式.陕西科技大学.2024-05-18
我校举行碳中和前沿科学与技术论坛暨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仪式.陕西科技大学.2024-05-18
陕西科技大学新型蛋白肽调味料研究中心成立.百家号.2025-05-15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机电工程学院培养方案.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设计与艺术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文化与教育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阿尔斯特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教学单位.陕西科技大学.2023-06-10
马建中简介.陕西师范大学.2025-05-22
鲍艳简介.陕西师范大学.2025-05-22
我校皮革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1
我校张美云教授领衔的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1
院士创新团队.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1
国家级人才.陕西师范大学人事处.2023-06-02
省部级人才.陕西科技大学人事处.2023-06-02
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公布.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公布.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2022年).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优势学科.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陕西科技大学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2023-06-02
轻化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2023-06-17
陕西科技大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2023-06-17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3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3
喜报!我校6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科技大学.2023-06-23
我校10门课程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科技大学.2023-06-17
馆情介绍.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2024-05-18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简介.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23-06-02
国家级科研平台.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2
省部级科研平台.陕西科技大学科技处.2023-06-02
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2
喜讯|陕西科技大学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2
全国表彰!最近,陕西一高校连续拿下5项这一行业“最高奖”.百家号.2025-05-22
2022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4-18
2023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5-13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13
校歌.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2
校训.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2
大学精神.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2
迎新公告.陕西科技大学迎新网.2023-06-10
校友撷英(一):陈鄂生 胡琦寅 陆风.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7
校友撷英(二): 邱建荣 唐惠儒 张建民.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7
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7
我校杰出校友邱建荣当选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7
随机推荐
陕西科技大学(英语: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缩写:SUST),简称陕科大,创建于1958年,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法定注册地为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设有未央校区、咸阳校区(占地面积398.88亩,分南北两区)、太华路校区。
陕西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西迁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省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迁至西安;201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签订协议共建陕西科技大学。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占地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学校设有16个学院(部),70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38个。
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35位。
历史沿革
北京轻工业学院
为了适应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6月26日,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
1964年8月,河北轻工业学院造纸专业并入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专业调整到河北轻工业学院。
西北轻工业学院
1970年10月,为支援陕西经济社会建设,国务院决定北京轻工业学院整体西迁至陕西咸阳,与咸阳轻工业学院筹建处合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并入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同年,纺织系从学校分出至西北纺织学院。
1998年,西北轻工业学院由轻工总会直属划转到陕西,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共管、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体制。
陕西科技大学
2002年3月21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西北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陕西科技大学主体迁西安市。
2012年4月17日,陕西省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签订协议共建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5月22日,陕西科技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20年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2022年11月25日,陕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医药学院揭牌成立。
2023年12月7日,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加挂第二院名亚欧贸易与数字经济学院。
2024年1月,陕西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科学研究中心揭牌。 4月9日,陕西科技大学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 7月,陕西科技大学新型蛋白肽调味料研究中心成立。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陕西科技大学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部),70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长江学者”“杰青”“优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百余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11个,其中一级学科9个、专业学位类别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9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专业学位类别38个,其中一级学科22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及专业学位领域273个。拥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院士创新团队9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10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化工过程系统工程、轻工技术经济与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应用统计、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食品加工与安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戏剧与影视、设计、工业设计工程、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术教育、英语笔译;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
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
陕西省优势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机械工程、工商管理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教学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应用化学、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工业设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材料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包装工程、工商管理、动画环境设计;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化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印刷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纳米材料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轻化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陕西科技大学-广东省蒙娜丽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国家级精品课程:《制革整饰材料化学》《皮鞋工艺学》《有机化学》等;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鞋靴造型设计》《应用化学导论》《理论力学》《电路》《版式设计与计算机排版》《社会实践》《北斗卫星导航定位虚拟仿真实验》《陶瓷喷墨打印智能装饰技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模具制造技术》《工程制图》《数控加工技术》《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线性代数》《现代控制理论》《无机化合物材料物理性能》《食品添加剂》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西班牙、荷兰、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1+2+1、3+1、2+2双学位联合培养以及学期访学项目。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陕西科技大学-基辅国立工艺设计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项目。学校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乡村振兴、西部项目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专项、科技部国际杰青计划项目等8个国家级平台/项目;陕西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陕西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7个省级国际交流平台。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5月官网显示,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现有纸质图书235万册、电子图书717万册(种),电子期刊86万余种,在线运行中外文镜像和网络数据库43个。完整收藏了自1907年创刊并出版至今的美国《化学文摘》(CA),馆藏文献形成了以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食品科学、轻工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等为特色,以化工、材料、环境、食品、电气自动化、机械、工业设计学科为重点,文、管、理、工、法、艺兼收的多学科藏书体系。
学术出版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82年创刊,双月刊,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科技大学主办,是学术性科技期刊。开设栏目: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生命科学与工程、机械、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物理与数学科学等。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6个,院士创新团队9个。
学术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890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66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77项,其中原地区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出版著作147部,SCI二区以上收录论文3901篇。持有有效国内发明专利5123件,国际专利120件。
学校排名
在2022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32位。
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31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24位。
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陕西科技大学位居第135位。
文化传统
陕西科技大学的象征有校徽、校旗、校歌、校训等。
校徽
陕西科技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由五条向上波浪和半圆相互交叉组合的图形,象征着学校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双圆环之间有“陕西科技大学”中文和英文字样。学校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旗
陕西科技大学校旗为天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
校歌
陕西科技大学校歌为《远航》,集体作词,陈大明作曲。
校训
陕西科技大学校训为“至诚至博”。
“至诚”指对自己,要诚实;对他人,要诚恳;对国家和社会,要诚信。唯诚信,信而有德,才有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才能爱岗敬业,才可能善作善成。“至博”是指博学、博思、博大。
大学精神
陕西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为“三创两迁”精神。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陕西科技大学占地2055亩,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由未央校区、咸阳校区、太华路校区三个校区组成,其中咸阳校区占地398.88亩。
未央校区
未央校区,因作为学校注册地一般也被称为陕西科技大学本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本部有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等。
咸阳校区
咸阳校区,因历史悠久一般也被称为陕西科技大学老校区,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太华路校区
太华路校区是陕西科技大学三个校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北路43号。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3-05-28
陕西科技大学章程.陕西科技大学.2023-04-30
现任领导.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2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7
知名校友.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6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2024-05-17
咸阳校区管委会概况.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老照片”中寻根“三创两迁”精神(一).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3
吴国荣-大学时光的记忆.陕西科技大学西迁网.2023-06-03
擎起新时代知识女性爱国奋斗的伟大旗帜!.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3
【讲述】张瑞涛:关于我校东迁前后一些情况的回顾.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3
二 定点西安 艰苦办学(1972-1978年)之《纺织系定点西安的曲折历程》.西安工程大学离退休办公室.2023-06-03
二 定点西安 艰苦办学(1972-1978年)之《建校前夕的难忘岁月》.西安工程大学离退休办公室.2023-06-03
省政府与中轻联、中轻集团共建陕西科大签约仪式隆重举行.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3
..2023-03-06
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关于确定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5-18
我校举行生物与医药学院揭牌仪式.陕西科技大学.2024-05-18
我校举行碳中和前沿科学与技术论坛暨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仪式.陕西科技大学.2024-05-18
陕西科技大学新型蛋白肽调味料研究中心成立.百家号.2025-05-15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机电工程学院培养方案.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化学与化工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设计与艺术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文化与教育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阿尔斯特学院简介.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教学单位.陕西科技大学.2023-06-10
马建中简介.陕西师范大学.2025-05-22
鲍艳简介.陕西师范大学.2025-05-22
我校皮革工程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1
我校张美云教授领衔的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1
院士创新团队.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1
国家级人才.陕西师范大学人事处.2023-06-02
省部级人才.陕西科技大学人事处.2023-06-02
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公布.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陕西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目录公布.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2022年).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优势学科.陕西科技大学.2025-05-15
陕西科技大学优势与特色学科专业.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2023-06-02
轻化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2023-06-17
陕西科技大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2023-06-17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3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批准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6-23
喜报!我校6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科技大学.2023-06-23
我校10门课程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科技大学.2023-06-17
馆情介绍.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2024-05-18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简介.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23-06-02
国家级科研平台.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2
省部级科研平台.陕西科技大学科技处.2023-06-02
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2
喜讯|陕西科技大学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2
全国表彰!最近,陕西一高校连续拿下5项这一行业“最高奖”.百家号.2025-05-22
2022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4-18
2023中国大学排名.科软.2024-05-13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13
校歌.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2
校训.陕西科技大学.2023-06-02
大学精神.陕西科技大学.2025-05-22
迎新公告.陕西科技大学迎新网.2023-06-10
校友撷英(一):陈鄂生 胡琦寅 陆风.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7
校友撷英(二): 邱建荣 唐惠儒 张建民.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7
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7
我校杰出校友邱建荣当选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陕西科技大学.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