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百科

作者:小编
阅读:1024
文章详情
金蛙

随机推荐

金蛙又称白化非洲爪蟾,是非洲爪蟾(拉丁学名:Xenopus laevis)的白化品系,属于无尾目、负子蟾科、爪蟾属,分布于非洲东南部。

金蛙成体体长6-13厘米,雌性雄性略大。身体扁平,呈流线型。眼睛小而朝上,虹膜红色,无眼睑及舌。鼓膜不明显,前腿较小,有细且很长的指。后腿粗而强壮,内侧3个趾的前端有黑色的角质爪。幼体和变态后的成体都营水生生活,只善于游泳而不善于陆地跳跃生活。

金蛙是一种用途广泛且容易人工饲养的实验动物,同时,它也是水族箱中的重要宠物,深受饲养者的欢迎;此外,一些人也会把其他种类的爪蟾叫做金蛙,当做宠物饲养。

分类

金蛙,又称白化非洲爪蟾,是非洲爪蟾的白化品系,隶属于无尾目负子蟾科爪蟾属,截至2025年6月,ITIS显示爪蟾属共有29种,其中常见的种类有:非洲爪蟾(X. laevis)、热带爪蟾(X. tropicalis)、吉氏爪蟾(X. gilli)、北爪蟾(X. borealis)。

特征

金蛙成体体长6-13厘米,雌性雄性略大。身体扁平,呈流线型。眼睛小而朝上,虹膜红色,无眼睑及舌。鼓膜不明显,前腿较小,有细且很长的指。后腿粗而强壮,内侧3个趾的前端有黑色的角质爪。

蝌蚪全身透明,头部较大,头背侧可以清晰地看到脑的组成及部分脑神经的走向,从头部腹面观察,其形状接近五边形,口部有两条口须,尾部较为尖长,腹面两侧各有一个斜向的出水孔。

分布范围

金蛙自然分布于非洲南部、东南部地区;爪蟾庞大的引入种群存在于加利福尼亚州、智利大不列颠岛,并很可能分布于全球诸多其他区域。

栖息环境

爪蟾栖息于温暖停滞的草原池塘及干旱半干旱区域的溪流中。其栖居的池塘通常缺乏任何高等水生植被,表面覆盖绿藻门。该蟾类几乎完全水生,仅在被逼迫迁移时才会离开水域。

习性

活动规律

金蛙幼体和变态后的成体都营水生生活。虽然拥有强壮且肌肉发达的后腿,但由于趾间有全蹼,且四肢对躯体的支撑能力有限,因此只善于游泳而不善于陆地跳跃。

适应性

爪蟾可耐受水体pH值的广泛波动,但金属离子的存在具有毒性;其适宜生存水温为16-27℃。

摄食行为

爪蟾以小鱼、虾、蟹、昆虫为食,特别能消灭蚊子的卵和孑孓,其蝌蚪阶段则完全为滤食性。幼体的蝌蚪阶段是滤食性的,蝌蚪除了滤食外,有时也会吃水中的轮虫和刮食绿藻门

生长繁殖

繁殖

爪蟾在10至12个月达到性成熟,性成熟的该物种雌雄差别明显,交配活动全年均可发生,但春季最为常见,每年最多可进行四次。雄性在傍晚时分通过鸣叫吸引雌性,尽管缺乏声囊结构,但其通过喉内肌的快速收缩发出求偶鸣声,这种鸣叫呈现长短交替的颤音特征。雌性接收信号后会发出接受叫声(敲击声)或拒绝叫声(缓慢的滴答声)作为回应——这种雌性应答行为在动物界近乎独特,鲜有其他物种存在类似现象。

雌性产卵前,雌性的泄殖腔唇会明显地突出,并变成红色,这是其进入繁殖期的显著标志。雄性在性成熟后,前臂内侧会产生黑色粗条纹的“婚垫”,这是其求偶的标志。该物种性成熟后会出现抱对现象,抱对时间持续约4至6小时。

在适宜的温度(20-25℃)下,雌蟾可以实现多次少量产卵。1只雌性一般怀卵量为1600枚左右,每次产卵量为100至300枚‌,卵为乳白色的,外有较厚的卵胶膜,卵常常粘着在缸壁、缸底以及水草上。

生长

受精卵发育至蝌蚪大约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在发育的第4天左右,卵胶膜开始被吸收,到第7天时,蝌蚪已经开始游泳。

在20℃的条件下,从受精卵经过5-6周就可完成变态。变态时,蝌蚪进食量会减少或停止进食。变态后的幼体可以进食血虫或小片猪肝,在室内养殖条件下,幼体1-2年内可达到性成熟。

人工养殖

‌养殖条件‌

金蛙需使用大中型的玻璃水族箱或圆形玻璃缸进行室内饲养;应放入井水或曝气一夜以上的自来水,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水温需维持在12至25℃之间;在水中放置一些卵石和大石块搭成洞穴,为养殖生物提供隐蔽处;箱顶需配备3个20瓦的日光灯进行加光;使用潜水泵为水中加氧,确保养殖生物呼吸顺畅;加热器给予加热,以满足特定水温需求;在5月开始饲养,11月中旬开始加温,从而获得受精卵并完成繁殖,此方法具有适宜北方操作的实际意义。

喂食

成体每周需喂食2-3次,食物主要为血虫或猪肝片,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该物种能主动寻找食物,它们会利用前肢将食物拨进嘴里。由于金蛙怕惊扰,因此一般在夜间进行取食。该物种非常贪吃,其取食量与月增重量成正比,日增重量曲线随投食量增减而变化。

管理

水槽里的水应该‌定期更换‌,一般在‌每次喂食后换水‌。这样做是为了保证金蛙的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每次喂食后,及时清理剩余食物和排泄物,并更换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可以有效减少水槽中的有害物质积累,为该物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在人工条件下,只要管理得当,该物种的死亡率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如每年仅2%左右,同时幼体的成活率也能达到75%左右。产卵后应捞出所有的成体,以防止它们弄破或吃掉卵及胚胎,从而影响成活率。

保护

2016年,非洲爪蟾被评估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评估等级为无危(LC),该物种极广泛的分布范围、对多种栖息地的高度耐受性以及极其庞大的种群数量,存在于许多保护区内。

用途

科研

金蛙是一种用途广泛且容易人工饲养的实验动物,由于该物种自身的形态特点,使其在科研领域中用途极广。

宠物

爪蟾是水族箱中的重要宠物,深受饲养者的欢迎。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Xenopus laevis (Daudin, 1802).itis.2025-06-30

Xenopus laevis (Daudin, 1802).gbif.2025-06-30

Xenopus Wagler, 1827.itis.2025-06-30

Xenopus laevis.animaldiversity.2025-06-30

African Clawed Frog.iucnredlist.2025-06-30

Atelopus varius.animaldiversity.2025-06-30

Atelopus zeteki Dunn, 1933.gbif.2025-07-06

Brachycephalus didactylus (Izecksohn, 1971).gbif.2025-07-13

[科普中国]-巴拿马金蛙.科普中国.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