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百科

作者:小编
阅读:1024
文章详情
竹柳

随机推荐

竹柳(拉丁学名:Salix matsudana cv. 'zhuliu'),别名美国竹柳、速生竹柳,为杨柳科、柳属杂交品种。系加利福尼亚州农大与美国几家著名的纸业及种苗公司联合研究,通过美国寒竹×朝鲜柳×筐柳组合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杂交品系,兼具柳树与竹子的基因。

竹柳为叶狭长,有锯齿,托叶早落,互生,稀对生。柔荑花序直立,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蕊2至多数,花丝分离或部分或全部合生,子房无柄或具柄。为多倍体(2n=19x)。原产于美国,西北引种种植。能生长于水边和浅水中,适合在江河湖泊滩涂和“四旁”、庭院种植。喜光,耐寒性强,能耐-30℃的低温,在7℃度以上都可以生长,喜水湿,不耐干旱,有良好的树形。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值5.0~8.5的土壤或沙地、低湿河滩或弱盐碱地均能生长。

竹柳不仅是工业原料林、盐碱地造林、湖泊滩涂造林的理想树种,还非常适合用于园林绿化和环境生物修复。它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竹柳对于丰富中国速生树品种、改良速生木材品质、扩大造林地域以及防止速生林建设因物种单一而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分类

竹柳隶属于杨柳科、柳属、旱柳。系加利福尼亚州农大与美国几家著名的纸业及种苗公司联合研究,通过美国寒竹×朝鲜柳×筐柳组合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杂交品系,兼具柳树与竹子的基因。在继承传统柳树品种众多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柳树的速生性和抗性,因长势如竹、材质如柳而得名。

特征

竹柳为乔木,生长潜力大,高度可达20米以上。树皮在幼时为绿色且光滑。其顶端优势明显,腋芽萌发力强,分枝较早,侧枝与主干夹角在30°~45°之间。树冠呈塔形,分枝均匀。叶子为披针形,单叶互生,叶片长度可达15~22厘米,宽度为3.5~6.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明显的细锯齿。叶片正面为绿色,背面为灰白色,叶柄微红且较短。

分布

竹柳原产于美国,西北引种种植。竹柳能生长于水边和浅水中,适合在江河湖泊滩涂和“四旁”、庭院种植。

习性

竹柳耐盐碱,能适应土壤pH值8.0~8.5,含盐量0.8%的重盐碱地区;同时也耐水淹,即使在水淹2个月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因此,湖泊滩涂、盐碱地都可栽植,这扩大了造林地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造林成本。竹柳喜光,耐寒性强,能耐零下30℃的低温,在7°以上都可以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它还喜水湿,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值5.0~8.5的土壤或沙地、低湿河滩或弱盐碱地均能生长,但以肥沃、疏松、潮湿土壤最为适宜。竹柳的主根很深,侧根和须根广布于各土层中,能起到良好的固土作用。

竹柳可高密度种植。其顶端高、生长优势强,侧枝较少,且分枝夹角小,枝条全部向上生长,因此栽种时密度比传统柳树高,每亩可栽种500至600株。竹柳生长快、产量高。与一般柳树相比,1年生苗最高可达3至8米,地径最大可达6厘米左右;造林后不蹲苗。竹柳对常见的柳树叶锈病、茎干溃疡病等均有很强的抗性,且移植成活率高。但需注意,其幼叶易被菜粉蝶食叶害虫食用。

繁殖

竹柳的繁殖方式通常为扦插繁殖。扦插的时间为春季,当地温稳定在10℃时进行扦插。插穗应该选择1年生落叶、茁壮、无病虫害的枝条,需具有3~5个健壮芽。扦插方法根据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而定,通常需起垄做床。扦插时,芽应朝上,斜面切口朝下,将穗条垂直或稍倾斜插入土中。扦插深度需保证在浇水后,土壤下落后正好露出1~2个芽。插好后应及时浇水,使穗条与土壤充分接触。为保证出苗整齐和便于种苗分级,插穗需按大、中、小进行分级扦插。如能进行地膜覆盖,则可起到压草、保墒和提高地温的作用,进而提高扦插成活率。扦插后,上端的芽会很快膨大、开裂,并长成一个新的枝条。

栽培

选地

竹柳喜水肥,大面积栽培时,选地需将灌溉条件放在首位。盐碱地、潮湿地、低洼地、易被水淹地,或灌溉便利的土地,均适宜竹柳的栽培。

施肥

竹柳对氮、钾、钙肥的需求高于一般树种。施肥时,需综合考虑竹柳的需肥规律、造林地的土壤养分条件,以及竹柳的树龄、密度、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基肥以有机肥或长效肥为主,化肥应包含氮、钾、钙等元素。追肥时间应安排在竹柳速生期前、速生期开始和速生中期。使用芸薹素加竹柳增长剂及肥料进行喷施,浓度需适中,过大易灼伤叶片,引起肥害,过小则肥效不明显。

浇灌

在栽植后,应及时浇水,并根据苗木的大小和栽植密度来决定是采用挖穴栽植还是开沟栽植。在干旱季节,每10天需要浇一次水。对于在秋后至次年春季阶段栽植的苗木,栽前将种苗根部放在水中浸泡24小时可以提高成活率。竹柳的水分管理应遵循“湿”的时间大于“干”的时间的原则,在炎热干旱季节,每7天就需要灌一次大水,并确保水灌透、灌均匀。尽可能做到追肥与灌水同步进行。

修剪

修剪方面,主要分为冬剪或春剪和夏剪两个阶段。在秋季落叶后至第二年发芽前,主要修剪中下部侧枝和影响树形的上部侧枝。而在夏季,则主要剪去生长旺盛的侧枝、过密枝以及病虫为害枝,以促进竹柳长得高、快、直。

病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竹柳相对较少受到病害的困扰,如柳树叶锈病、茎干溃疡病等。然而,在生长季节,仍需注意防治主要虫害,如蚜虫柳圆叶甲桑尺蠖等。一般来说,每年需要进行2至3次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新生枝条生长一个月时、高湿季节以及当地连阴雨季节来临时,都需要进行防治。

用途

经济效益

与普通柳树相比,竹柳展现出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大的生物量,因此其出材产量也相对较高。此外,由于竹柳的种植密度较高,每667平方米可以栽培更多的苗木,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种植竹柳的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速生品种,据统计,其经济效益是其他品种的3至5倍。

固土观赏

竹柳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能固土护岸。整个树体主干通直,冠形较窄,上部枝条斜上生长,下部枝条垂近地面,既是一个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又是一个很好的观赏树种。

木材

竹柳木材抗压、抗弯、抗拉、抗剪等能力比杨属更好,是制造胶合板、纸张和优质框架的上等材料。其木质细密均匀,不空心、不黑心,得浆率高(90%至95%),纤维柔软,韧性强,所产的木浆质量高,原料耗损低,用碱量低(仅为4%),加工温度低,压力低。这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污染负荷。

其他

竹柳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可以作为木材使用外,其木材或碎木屑还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成小颗粒燃料。这种固体成型燃料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燃料、热解气化供气和发电等方面。此外,竹柳还可以用于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合成液体燃料、生物质氢能源以及生物基材料等,展现出极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竹柳因树冠窄小而种植密度大于一般的速生树种。以收获大径材的模式计算,按定植4 800株/hm2、4~6年成材、林木平均胸径20—30 cm、高度20一25 m、单株材积0.35—0.45m3计算,可产木材1680—2160m3/hm2,折合竹柳成材林可吸收二氧化碳3074.4-3 952.8t/hm2。利用竹柳抗性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的优势,大面积开展造林,可大大增加中国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汇储量。

参考资料

旱柳.植物智.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