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百科

作者:小编
阅读:1024
文章详情
伦敦皇家歌剧院

随机推荐

伦敦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又名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是位于英国伦敦科文特花园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机构。

1732年12月7日,里奇营建的“皇家剧院”开张,因持有皇家许可证书而获“皇家”头衔,初期并非专门歌剧场所,演出过《世界的方式》《乞丐的歌剧》等,1734-1757年格奥尔格·亨德尔在此创作了《阿尔辛那》等歌剧,其16部非歌剧作品于此首演。1808年9月19日,第一座剧院毁于大火,1809年9月18日第二座剧院启用,随后因票价上涨引发公众示威,两个月后票价回落。1856年3月5日剧院再遭大火焚毁,1858年第三座剧院(即现今建筑)启用,由爱德华・巴里设计,周边增建弗洛尔大厅,1858年5月15日以《胡格诺教徒》揭幕。1896-1924年由大歌剧理事会管理。1932年经济大萧条期间,托马斯·比彻姆于此指挥了4周瓦格纳歌剧季。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皇家歌剧院及下属的芭蕾舞团和上海市相关机构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2024年5月,在英国国王和王后加冕一周年之际,白金汉宫宣布,英国国王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继续赞助英国皇家歌剧院和皇家歌剧团。

伦敦皇家歌剧院观众厅可容纳听众2120名(其中池座551名,二、三、四层分别为318、214和221名,而五层配置观众达816名),站位58名设在二层,有效容积12250立方米,每座占容积5.8m³。观众厅平面为马蹄形,回廊四圈,最高层为方形平面。最大视距为39.6m。

名称由来

英国皇家歌剧院有个前缀——科文特花园。在想象中,这个歌剧院的四周应该鲜花盛开、绿草如茵,而实际上,它处在一个集购物、游览、用餐的综合性热闹场所,虽然四周也不乏绿化点缀,但总体充满了伦敦老街的风韵。

“科文特花园”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在早先,它确是一家女修道院的花园。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伦敦的水果和鲜花市场,后来逐渐演变为城市娱乐中心。这个地区最主要的剧院当然是英国皇家歌剧院,各国声乐艺术家都以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引以为荣。

历史沿革

伦敦皇家歌剧院第一座剧院由约翰・里奇建立,依据可追溯至查尔斯二世写给威廉・达韦南特的授权书,里奇从贝德福德公爵手中租下曾为威斯敏斯特市天主教修道院花园(后由亨利八世赐给鲁塞尔家族)的土地,剧院因此保留“贝德福德包厢”及私人入口。1732年12月7日,里奇营建的“皇家剧院”开张,因持有皇家许可证书而获“皇家”头衔,初期并非专门歌剧场所,演出过《世界的方式》《乞丐的歌剧》等,1734-1737年格奥尔格·亨德尔在此合作,创作《阿尔辛那》等歌剧,1736-1757年其16部非歌剧作品首演于此。

18世纪末,这里成为伦敦英国轻歌剧主要演出场所,阿尔恩《阿尔塔克瑟克西斯》(1762年)、约瑟夫·博伊斯多部歌剧、威廉・西尔德36部作品等首演,1789年国王剧院焚毁后,其剧团转移至此演出两年。1808年9月19日,第一座剧院毁于大火,1809年9月18日第二座剧院启用,随后因票价上涨引发公众示威,持续两个月后票价回落。1810-1824年,亨利主教任音乐指导,负责改写沃尔夫冈·莫扎特焦阿基诺·罗西尼等作曲家作品;1825年,剧院经理坎布尔邀请威伯,1826年4月12日,威伯亲自指挥其歌剧《奥伯龙》首演,不久后去世;此后有1833年布恩指导的演出季、威伯《优利安特》英首演、1834年格丽希在《安娜・波莱娜》中首演、1835年玛丽布兰演出《梦游女》和《费德里奥》等重要事件,1839-1842年艺术成功但经济窘迫。1847年,因伦敦女王陛下剧院冲突,科斯塔率团队租用科文特花园,将其改建为意大利风格剧院,更名“皇家意大利歌剧院”,1847年4月6日以焦阿基诺·罗西尼《赛米拉米德》揭幕。

1851年,弗里德里克・盖伊掌管剧院,获维多利亚女王支持,1847-1856年首演《弄臣》等歌剧;1856年3月5日剧院再遭大火焚毁,1858年第三座剧院(即现今建筑)启用,由爱德华・巴里设计,周边增建弗洛尔大厅,1858年5月15日以《胡格诺教徒》揭幕。1858-1877年盖伊执政,1877-1884年其子马克斯·恩斯特继任,帕蒂、阿尔巴妮等女高音主导舞台,首演《阿依达》等作品,1868年起梅普尔森开启演出季,与盖伊合作首演多部作品。1886年剧院水准滑坡,1887年奥古斯塔斯・哈里斯在德鲁里・雷恩剧院举办演出季成功,1888年租用科文特花园,获皇家支持,因推行原文演唱惯例,更名为“皇家歌剧院”,1892年马勒率汉堡歌剧院首演《尼伯龙根的指环》。

1896年哈里斯去世后,1896-1924年由大歌剧理事会管理,莫里斯・格劳、安德列・梅萨热等任职;1908年,汉斯·里希特指挥《尼伯龙根的指环》,皮特与里希特计划用英语演出歌剧遭反对;1910-1914年为辉煌期,恩里科·卡鲁索等首演,多部歌剧英首演。1910-1914年,比彻姆介绍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1911年引入佳季列夫芭蕾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关闭作仓库,1919年托马斯·比彻姆重启演出季,1920年因经济危机变卖财产,歌剧团归入英国民族歌剧院,后因理事会反对,常设民族歌剧院计划落空。1924-1931年,布鲁诺·瓦尔特推动德国歌剧发展;1932年经济大萧条下,比彻姆指挥4周瓦格纳歌剧季,1933-1939年主导剧院,众多歌唱家在此演绎经典,1936年理查・施特劳斯指挥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演出其《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1944-1970年,戴维・韦伯斯特爵士担任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主管。1946-1951年,卡尔・兰克尔任该剧院音乐指导。1955-1958年,库贝利克继任音乐指导。1961-1971年,乔治·索尔第担任音乐指导。1970年后,约翰・图利爵士继任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主管。1971年起,科林·戴维斯接任剧院音乐指导与指挥,带领剧院进入黄金时期;1980年,他又受封为克利夫兰骑士队。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皇家歌剧院及下属的芭蕾舞团近年来和上海市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活动,皇家芭蕾舞团曾来沪演出《罗密欧和朱丽叶》,皇家歌剧院也和上海大剧院合作演出过《茶花女》《蝴蝶夫人》等剧目。2023年,英国皇家歌剧院参与伦敦地铁160周年庆活动。2024年5月,在英国国王和王后加冕(Their Majesties’ Coronation)一周年之际,白金汉宫宣布,英国国王威尔士亲王查尔斯(His Majesty King Charles III)将继续赞助英国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和皇家歌剧团(The Royal Opera),并将延续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女王之前对皇家芭蕾舞团(The Royal 芭蕾舞)的长期赞助。

设备布局

伦敦皇家歌剧院观众厅可容纳听众2120名(其中池座551名,二、三、四层分别为318、214和221名,而五层配置观众达816名),站位58名设在二层,有效容积12250立方米,每座占容积5.8m³。

观众厅平面为马蹄形,但与米兰的斯卡拉剧院不同:回廊不是六圈,而是四圈,且最高层为方形平面。最大视距为39.6m,而斯卡拉剧院仅为32m。

剧院观众厅各层地面均为木地板;所有眺台栏板为板条抹灰;池座和下两层眺台的后墙为薄胶合板、贴壁纸;顶层回廊为木筋上钉胶合板;天花为没药树板上抹灰。

池座和下两层眺台的座椅为全软包(坐垫、靠背和扶手)椅。顶层回廊为长凳,在薄垫上蒙毛头布料。乐池为硬木地板,后有460mm空腔,砖墙抹灰贴壁纸。

观众厅的混响时间较短,中频满场为1.10s,实测空、满场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如下:

参考资料

演出剧目

1732年12月7日,约翰・里奇营建的“皇家剧院”开张,当天演出了康格里夫的戏剧《世界的方式》,不久后又上演了《乞丐的歌剧》。此时的剧院并非专门的歌剧场所,但这些早期演出为其奠定了演艺基础。1734年至1737年,是剧院歌剧活动的重要时期,格奥尔格·亨德尔与剧院展开首次合作,为其创作了《阿尔辛那》《阿塔兰塔》《阿尔米尼奥》等经典歌剧。1743年,亨德尔的《弥赛亚》在科文特花园上演,而在1736年至1757年间,他的16部非歌剧类作品也都在此完成首演,亨德尔的创作与演出极大地提升了剧院在歌剧领域的影响力。

18世纪末,科文特花园成为伦敦英国轻歌剧的主要演出场所之一。1762年,阿尔恩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阿尔塔克瑟克西斯》在此上演,这部作品成为当时轻歌剧的经典。1740年至1761年间,约瑟夫·博伊斯的许多歌剧首次在这里制作并演出,威廉・西尔德带有道白的36部作品也在此完成首演,此外还有众多其他作者的类似作品相继登台,丰富了剧院的演出剧目。1789年,国王剧院被焚毁后,其剧团在随后的两年转移到科文特花园演出,进一步充实了这里的演出内容。

1808年9月19日,科文特花园剧院毁于大火,次年9月18日第二座剧院重新启用,开场演出了《麦克白》。然而,剧院开张后因票价上涨引发了公众示威,这场风波虽与演出直接关联不大,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剧院演出活动的社会关注度。1826年4月12日,德国作曲家威伯的《奥伯龙》在他本人的亲自指挥下首次在科文特花园公演,这是剧院史上的重要演出事件,但威伯身体虚弱,拒绝了音乐指导的职位,且在演出后不久便与世长辞。此后,1833年布恩指导的演出季推出了一系列剧目;1834年,意大利杰出女中音格丽希在《安娜・波莱娜》最后一幕的演出中完成了她在科文特花园的首次亮相;1835年夏天的演出季中,西班牙女中音玛丽布兰演出了《梦游女》和《费德里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839年至1842年间,女高音阿德莱德坎布尔在《诺尔玛》等作品,展现了剧院在歌剧演出上的艺术高度。1845年,来访的布鲁塞尔皇家剧院带来了《威廉・退尔》《胡格诺教徒》和《波蒂契的哑女》等经典剧目,均获得了成功。

1847年,科文特花园剧院正式更名为“皇家意大利歌剧院”,4月6日,改建后的剧院以罗西尼的《赛米拉米德》揭幕,由科斯塔指挥,格丽希、阿尔伯妮、塔戈里亚菲柯和坦布里尼等知名演员参演,这场演出标志着剧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847年至1856年间,剧院在英国首次演出了《弄臣》《游吟诗人》《预言家》和《本韦努托・切利尼》等多部歌剧,不断引入新的经典作品。1858年5月15日,第三座剧院(即现今建筑)以格丽希和意大利男高音马里奥主演的《胡格诺教徒》揭开新的一幕,尽管演出过程中出现了小插曲,但仍成为剧院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1858年至1877年盖伊执政期间,以及1877年至1884年其子恩斯特继任期间,剧院舞台涌现出阿德丽娜・帕蒂和艾玛・阿尔巴妮两位女高音。1861年,已退休的格丽希与首次登台的帕蒂同台演出《唐璜》,格丽希扮演安娜,帕蒂扮演泽丽娜,成为一时佳话。帕蒂在科文特花园演唱过30多个角色,其中包括在伦敦首次演出的《阿依达》,她还演绎了坎帕纳、波尼亚托夫斯基等作曲家为其创作的作品。盖伊时代,《非洲女》《迪诺拉》《唐・卡洛斯》《哈姆雷特》《罗恩格林》和《唐豪瑟》等剧目首次在伦敦搬上舞台,其中《罗恩格林》和《唐豪瑟》这两部瓦格纳的歌剧由阿尔巴妮分别扮演艾尔莎和伊丽莎白,并用意大利语演唱,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1858年至1864年,派恩-哈里森歌剧团每年冬天租用科文特花园,以皇家英国歌剧院的名义演出了迈克尔·巴尔夫、贝内迪克特、洛德和华莱士等人的新歌剧,以及一些法国和意大利歌剧的英语新版本。1868年起,歌剧演出经纪人梅普尔森在科文特花园开启演出季,1869年至1870年与盖伊合作期间,《美迪亚》和全本《安娜・波莱娜》在伦敦首次上演,《费德里奥》《奥伯龙》和《卢克莱契亚・波基亚》也得到了重要的重新上演,为观众带来了经典重现的机会。

1888年,奥古斯塔斯・哈里斯租用科文特花园后,剧院推出了一系列由当时歌唱家领衔的演出。1892年,马勒率领汉堡歌剧院在这里首次演出了《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作品的上演意义重大,也推动了剧院名称的变更,因开始使用德语演唱德国歌剧、法语演唱法国歌剧,“皇家意大利歌剧院”更名为“皇家歌剧院”。1908年,汉斯·里希特指挥上演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成为皮特和里希特用英语演出歌剧计划的起点,后续演出在艺术、音乐和经济上均获成功,虽然后来计划因理事会反对而终止,但也留下了精彩的演出记录。1910年至1914年,恩里科·卡鲁索、泰特拉齐尼、德斯廷、马丁内利等歌唱家在此首演,《托斯卡》《蝴蝶夫人》《路易丝》《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西部女郎》和《帕西法尔》等众多作品在英国首次演出,丰富了英国歌剧舞台的剧目库。1910年,托马斯·比彻姆向伦敦观众介绍了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重要歌剧,以及弗雷德里克·戴留斯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村庄》、阿尔伯特的《蒂尔・弗兰德》、埃塞尔·史密斯的《破坏者》等较少演出的作品,1911年他还第一次将佳季列夫的芭蕾舞带到了科文特花园,拓展了剧院的演出形式。

1924年至1931年,布鲁诺·瓦尔特推动了德国歌剧在科文特花园的蓬勃发展,期间一些德国歌唱家的演出受瞩目,而1929年至1931年间,罗萨・庞塞尔、罗塞塔・潘帕尼尼、吉里等意大利歌剧明星也留下了许多值得记忆的表演。1932年夏天,经济大萧条背景下,托马斯·比彻姆指挥了4个星期的瓦格纳歌剧演出季,为剧院在艰难时期注入了活力。1933年至1939年比彻姆领导期间,西班牙女中音孔奇塔・苏佩维亚演绎了焦阿基诺·罗西尼的作品,理查德・陶伯、蒂娜・莱姆尼茨等歌唱家则呈现了沃尔夫冈·莫扎特的经典,柯尔斯坦・弗拉格施塔德等艺术家则在瓦格纳作品的演出,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莱纳和保罗·费利克斯·冯·魏因加特纳等指挥也常在此登台,为演出增色不少。1936年,理查德·施特劳斯指挥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在这里演出了他的《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成为当年的重要演出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文特花园重新作为歌剧芭蕾舞演出中心,1945年至1975年间,这里上演了将近4000部歌剧,形成了采用原文演唱的惯例,同时大力推荐英国作曲家的作品,本杰明·布里顿和蒂佩特等人的多部歌剧都在此首次搬上舞台,延续了剧院对新作品和本土创作的支持与推广。1989年9月20日,《西贡小姐》在英国西区伦敦皇家歌剧院首演。

2004年,中国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首次登上英国皇家歌剧院舞台,主演贾科莫·普契尼三幕歌剧《托斯卡》中的男主角。这也是他首次登上欧洲歌剧舞台。2012年,《财富小姐》在伦敦皇家歌剧院上演。

相关事件

2025年7月19日,英国伦敦一演员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演出谢幕时举起巴勒斯坦国旗,遭工作人员抢夺国旗。现场有观众对这名演员的行为欢呼鼓掌,另有观众喊着“哦我的天哪”。歌剧院方面说该行为未经皇家芭蕾舞团以及歌剧院批准,是完全不恰当的行为。歌剧院方面尚未透露是否会对该演员进行纪律处分。

参考资料

Visitor Information.Visitor Information.2025-07-21

英国皇家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2025-07-21

英国皇家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2025-07-21

英国皇家歌剧院获英国王室赞助.英国皇家歌剧院获英国王室赞助.2025-07-21

英国皇家歌剧院参与伦敦地铁160周年庆活动,宣传伦敦文化魅力.英国皇家歌剧院参与伦敦地铁160周年庆活动,宣传伦敦文化魅力.2025-07-21

英国一演员在谢幕时举起巴勒斯坦国旗,工作人员试图抢夺.百家号.2025-07-21